书法培训中讲竖画也称直画,《金刚经》的竖画在笔法上与横画有相同之处。从运笔轨迹上讲,竖画是平画的另一种形式,只是笔画方向由水平变为垂直而已。平画欲右先左,竖画欲下先上;平画收笔往左回锋提收,竖画收笔则往上回锋提收。
竖画根据其所处的不同位置,大约有两种形态:一是中间位置的竖画.这种竖画一般用于结构的中间,如“中”“出”等字的中间一竖较为粗重有力,但在《金刚经》中未必如此典型。二是两边位置的竖画,这种竖画一般用于结构的左右两边,写法与前一种相似,区别在于既可使线条有力而多变,又可使左右两边不至于雷同死板。需要指出的是,《金刚经》中,无论是作为主笔的竖画还是不作为主笔的两侧竖画,一般都写得呈右弧状。而口框中的左竖是呈左弧状的,以使口框中的左右竖构成相向合抱之势。
(1)藏锋竖
起笔有方圆、直弯之分,收笔有藏露、收放之别。方起时欲下先上,逆人先横折再调锋下行,最后收笔时方时作折、圆时作转,略向上逆行提出即可,出锋收笔时锋出左下,自然收笔。圆起时欲下先上,作圆后调锋下行,收笔同方起笔。中竖圆起、直上、右下收,如“中、出、北、希”四字。
(2)露锋竖
露锋竖有三种。一是侧锋钉头竖。其写法是右下方向切笔人纸,调锋下行,至长或回锋或出锋收笔。其形态锋芒毕露,富有精神。“上、生”二字只有一个竖划则直接露起,“非”字两竖,起笔均露锋但形态不同,收笔一收一放。二是《金刚经》虿尾钉头竖,先作小短竖写法,成点后作一横“S”用笔,调锋下行,至长收笔,形如虿尾竖立,如“故”字。三是钝头钉头竖,先作横画入笔,成点后转笔调锋下行,至长收笔。其形态如多次锤打之钉头,上圆下翻富有动态。因初学者不宜取此法,故不列举。
《金刚经》的长竖多呈右突的弧形,起笔有藏有露,收笔有中有侧。中锋收笔时至尾左转回锋,归于画中。形态上又有上重、中重、下重之分,应注意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