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参加书法培训的目的,不单是为了把字写得好看一些,更重要的学会创作出令人赏心悦日,动人心魄的作品来.而一幅作品,不单是有字内的点画间的呼应协调,还应处理好字与字间的呼应.协调问题,硬笔行书书法培训也不例外。因此,仅仅懂得点画结构法则是很不够的,还必须懂得宇的形态结构法则。
关于硬笔行书的形态结构,当代硬笔书坛众多书家借鉴历史经验,在艺术创作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,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:
一、顺其自然
字本扁者任其扁;字本长者任其长,字本斜者任其斜。
二、因字立形
方正者任其方,如“国”;上下左右笔画差不多,就平分秋色,如“放”、昆”、“衔”、“宴”左中右、上中下各部差不多,就“三分天下’,“连”,“历”、“凤”,半包者,不露在外。
三、打破常规
“山”字横不平,竖不直,但重心平稳:“水”字竖钩不居中,然此居中者更优美:“乡”的撇拉长更有情趣。
四、缩展点画
“吏”撇撩相当,一分工稳,“史”舒展捺画,显得风度翩翩,“文”收敛捺画,情致内蕴;“人”变捺为长点,节奏明快,爽直大方。
五、稳中求变,平里藏奇
“光”字左侧,“提”字左正右攲,“积”字左高右低,“春”字上正下斜,各尽其变,平中寓奇。
六、因地制宜
行书与楷书的一大区别就是某些字体的可变性。在书写过程中,要根据字的情况,临机处置。如选自米芾《蜀素帖》中的“蠢”字,一反常态,整体向左倾斜,把重心落在。虫”的竖钩上,似斜实正,不同凡响。“少”字选自苏轼行书,此字本作,而苏公偏作扁写,真是名不虚传。“要”字一撇直写,“乳”字把钩伸长,造型比方形更觉可爱。然而这些字的造型并非随心所欲,而是“因地制宜”,根据其所在位置临机处置的结果。如前后两字为长形,中间宇就应写扁,前后字较正,中间字就要取斜势。